7万吨浮船坞悬了!中方宣布制裁美航母造船厂,让白宫感受到威力
中国对美实施精准出口管制 美军工巨头面临供应链危机
9月25日,中国商务部发布重磅公告,宣布将三家美国军工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根据公告要求,中国供应商将立即停止向这些企业出口军民两用物资。这一举措直指美国军工体系的核心供应链。
被列入清单的三家企业均为美军重要承包商:
1.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美国海军头号舰艇制造商,掌握核潜艇和航母建造技术;
2. 扁平地球管理公司(Planate Management Group)——专门负责美军基地建设与运营;
3. 全球维度公司(Global Dimensions LLC)——为美军提供信息化作战支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堪称美国海军的命脉企业。其下属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美国唯一具备核动力航母建造和大修能力的船厂,另一家英格尔斯造船厂则是两栖攻击舰的独家制造商。目前这些船厂已深陷交付危机:
展开剩余68%- 福特级二号舰肯尼迪号(CVN-79)交付时间从2022年推迟至2027年
- 华盛顿号航母大修延误近两年
- 斯坦尼斯号大修预计超期一年
- 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等项目普遍延迟
美国国防智库戈维尼(Govini)去年发布的报告揭示了惊人事实:美军20000多种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涉及1000多种武器系统。特别是:
- 伯克级驱逐舰
- 美国级两栖攻击舰
- 尼米兹级航母
- 战略核导弹等关键装备
中国管制措施已产生连锁反应:
1. 英格尔斯造船厂2019年从中国进口的7万吨浮船坞面临维护断供
2. F-35战斗机交付受阻
3. 战斧导弹70%零部件供应链中断
4. 军用航空发动机交付延迟
值得玩味的是,英格尔斯造船厂近期频繁游说国会追加预算,侧面印证了替代中国供应链导致成本飙升的困境。历史数据显示,该船厂从中国采购的浮船坞价格仅为欧美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首次系统性地运用供应链优势实施反制。过去惯于挥舞制裁大棒的美国,如今正深切体会到关键技术断供的切肤之痛。随着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持续突破,全球战略博弈正在进入新阶段。
发布于:天津市